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第四届委员会 中国针灸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天津市针灸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脑病分会 不详
出 版 物:《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On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年 卷 期:2019年第7期
页 面:68-69页
学科分类:090602[农学-预防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主 题:针刺手法 生物学效应 量效关系 治疗 临床疗效 临床实践 可操作性 可重复性
摘 要:大量临床实践说明,针刺手法是产生针刺疗效的关键,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产生形成不同的刺激量,进而达到不同的针刺治疗效应。20世纪80年代,石学敏院士带领课题组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及两次针刺间隔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对手法量学要素的规范,极大地提高了针刺手法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提升了针刺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