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版 物:《学习论坛》 (Tribune of Study)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9期
页 面:21-26页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后资本主义阵营衍化及其影响研究”(16BKS073) 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系列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四个伟大’研究”(17DDA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特色自信体系是科学的、理性的体系。在理论上,中国特色自信体系有三个相互联系的层级。第一层级是主体因自我认同而形成的自信,第二层级是因他者的认同、赞赏而激发主体在某一事物上的自我肯定,第三层级是主体因自我认同而形成的自信外溢带来的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彼此提升。在实践上,中国特色自信体系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扎根于实践的,紧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中国特色自信体系因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并提升实践效果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