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00044
出 版 物:《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年 卷 期:2012年第41卷第6期
页 面:376-38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纵隔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MTHL)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按WHO(2008)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原位杂交对2003年11月至2011年8月收集的40例MTHL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40例MTHL中,男20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1,年龄范围12~70岁。28例伴有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4例为纵隔肿物切除标本,36例为活检标本(其中25例为胸腔镜活检),肿物位于前纵隔20例,后纵隔2例,上纵隔1例,前上纵隔8例,后上纵隔2例,前中纵隔2例,中上纵隔1例。28例有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结果,17例术中诊断为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符合率为60.7%)。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12例(结节硬化型8例,混合细胞型3例,富于淋巴细胞型1例);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10例;前体淋巴细胞肿瘤10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LBL)8例;B—LBL2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复合性淋巴瘤(PMBCL与cHL组合)各1例;髓细胞肉瘤2例;灰区淋巴瘤4例(其中3例形态学类似于cHL,1例类似于DLBCL,均表达CD20、PAX5、CD30,2例表达CD15)。11例进行了EBER原位杂交,2例阳性,阳性病例均为cHL。结论MTHL好发于青少年和年轻患者,前纵隔最为多见。组织学类型以cHL、PMBCL、T—LBL最常见。灰区淋巴瘤好发于年轻患者,形态学类似于cHL的病例,免疫组织化学类似于PMBCL,而形态学类似于PMBCL的病例,免疫组织化学类似于cHL。胸腔镜活检、术中冷冻切片检查与合理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组合,是较为可行的诊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