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细菌病研究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出 版 物:《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14年第36卷第9期
页 面:692-69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862)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SKLVBP201317-3)
摘 要:为调查东北三省地区奶牛源葡萄球菌耐药现状、耐药产生的分子机制和菌株流行情况,本研究对东北三省4个不同奶牛厂分离的107株不同种属葡萄球菌进行耐药表型测定,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中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通过脉冲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奶牛场葡萄球菌克隆传播现象严重,PFGE分析后仅获得8株不同克隆的葡萄球菌。8株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7.5%、87.5%、62.5%、50%和25%,对其余受试的6种药物(苯唑西林、四环素、氟苯尼考、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耐药基因blaZ/femB,lnuA/lnuB,erm(B),accA-aphD和gyrA基因Ser84(TCA)-I1e(TTA)的突变及grlA基因Ser80(CTC)-Phe(CTT)的突变是造成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