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格局及主题追踪——基于... 收藏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格局及主题追踪——基于学术论文的信息计量可视化分析

Research Pattern and Themes Tracking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the Past 40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Visual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Based on Academic Papers

作     者:聂家华 仉晓红 Nie Jiahua;Zhang Xiaohong

作者机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日照276826 

出 版 物:《邓小平研究》 (DengXiaop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19年第5期

页      面:114-127页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研究”(15BKS023) 

主  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信息计量学 研究格局及主题追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      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专业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改革开放40年来,该课题研究经历了宣传解读、史实考证、深化拓展、回落沉寂、再掀高潮和稳定成熟六个阶段,呈现出20周年、30周年纪念的两个高峰期,形成了以石仲泉等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和一批高影响力文献。而以《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为龙头的学术期刊和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主的机构则共同构成了该研究的核心场域。其研究主题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密切相连,呈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研究,会议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建设之关系研究,会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和改革开放40年两个不同时程视阈下的历史地位研究,会议主题报告之形成、陈云对会议的贡献以及会议背景研究七个主要议题和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在深化内容、拓宽领域以及遵守学术规范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