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出 版 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5年第32卷第2期
页 面:91-9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贫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弱势群体识别研究"资助
主 题:扶贫 组织人类学 弱势社区 弱势群体识别指标体系
摘 要: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多年实践中,贫困农村社区的弱势群体是最重要的目标人群和受益对象,组织人类学的观点探索以何种原则与视角识别农村弱势群体,有利于在扶贫工作中提升该群体的生存主体性与发展的积极性。农村发展实践进入行政村和基层社区层面的微观操作时,不仅要识别个体层面的弱势者,还需要识别组织层面的弱势社区/弱势自然村。相应地,开发具有操作性的弱势群体指标体系,应该是一种立体综合的、开放性的、工具箱式的指标体系,并以地方应用为导向,主要应用于中观层次(县域内)或微观层次(乡镇之内、行政村内)的弱势群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