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肿瘤抗原肽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32
出 版 物:《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年 卷 期:2000年第16卷第2期
页 面:148-15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赋予肝癌细胞第二信号分子B7.1、增强癌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识别与激活作用 ,从而达到增强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方法 ,转染B7.1分子至包装细胞系PA317。筛选获得高滴度的克隆后 ,以病毒上清感染肝癌细胞 ,使其表达B7.1分子 ,最后以LDH释放法测定LA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肝癌细胞可稳定表达B7.1分子 ,阳性率达94.3% ,未转染的细胞无表达 ;其所诱发的LA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强于未转染的肝癌细胞组(P0.01)。结论B7.1分子在淋巴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的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介导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粘附和识别 ,从而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一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B7.1的作用机制 ,以及与其它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