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10年第41卷第8期
页 面:1384-138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6155)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2006,2009)
主 题:夏枯草 山菠菜 硬毛夏枯草 咖啡酸 迷迭香酸 芦丁 槲皮素 HPLC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产地、品种夏枯草药材的组成差异性,为全面评价夏枯草属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来源于9个产地夏枯草属3种药材,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山菠菜*** Nakai,硬毛夏枯草***中咖啡酸、迷迭香酸、芦丁、槲皮素的量,并计算分析各成分间的结构比。结果不同品种的夏枯草药材中咖啡酸、迷迭香酸、芦丁、槲皮素量及组成结构比存在着较大差别;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其4种成分量及组成结构比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江西产夏枯草中咖啡酸、迷迭香酸、芦丁、槲皮素量均最高;安徽产夏枯草和江苏产山菠菜4种成分量及组成结构比较相似,分别为1.0∶14.7∶3.9∶1.0和1.0∶14.8∶4.0∶0.8。结论由于产地、品种的不同,夏枯草属药材成分的组成存在差异性;成分间的结构比可能是夏枯草药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可用于夏枯草属药材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