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收藏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作     者:尹海燕 刘凯 卓煜娅 刘桐 孙美群 邹维艳 

作者机构:蚌埠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 山东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2 

出 版 物:《蚌埠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年 卷 期:2010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14-16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5C63) 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项目资助(BY0904) 

主  题:维A酸 腭裂 动物模型 小鼠 

摘      要:目的:建立维A酸诱导的发生率较高、易于获得并可用于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畸物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于昆明小鼠(对照组采用等剂量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及腭部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结果:在孕10天给予80 mg/kg剂量atRA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率最高为100.0%(P0.01),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光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的腭裂为小腭。结论:成功建立了atRA致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