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嗜酸性筋膜炎病理及磁共振成像特征 收藏

嗜酸性筋膜炎病理及磁共振成像特征

Patholog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aracters of Eosinophilic Fasciitis

作     者:吴婵媛 王迁 钟定荣 徐东 李梦涛 张文 WU Chan-yuan;WANG Qian;ZHONG Ding-rong;XU Dong;LI Meng-tao;ZHANG Wen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出 版 物:《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8卷第2期

页      面:119-122,F000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嗜酸性筋膜炎 病理 磁共振成像 预后 

摘      要:目的 评估肌筋膜活检病理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E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995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 EF 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肉 MRI 和病理学特征。结果纳入的14例 EF 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1±16)岁,病程平均为(11±9)个月。实验室检测显示13例(92.9%)存在嗜酸粒细胞增高,10例(71.4%)抗核抗体阳性。肌肉 MRI 检查可见受累肌筋膜增厚和强化。12例行肌筋膜活检,病理多为慢性炎性反应、纤维素样变性、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仅3例见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治疗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随访0.5~6.0年,多数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EF 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结缔组织病,病变部位活检病理和 MRI 均有助于诊断,其中合并抗核抗体阳性并不少见,长期随访预后良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