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中医内科上海2004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功能科上海200437
出 版 物:《辽宁中医杂志》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5年第42卷第12期
页 面:2303-2305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17322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传统医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ZYSNXD-YL-CTXK) 上海岳阳医院慢性疲劳综合征重点专病建设项目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肝肾不足型和气滞痰阻型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潜伏期特征变化,探讨其神经电生理特征,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客观研究提供线索,对其神经电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经典听觉刺激Oddball模式,对各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通过耳机给予声刺激,测定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靶刺激潜伏期,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患者AERPs潜伏期的差异性。结果:肝郁脾虚、肝肾不足与气滞痰阻证三组患者N200与P300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肝郁脾虚证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较肝肾不足证组(P0.01)与气滞痰阻证患者(P0.01)均明显延长。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存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变,推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存在脑认知功能的减退,且肝郁脾虚证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较肝肾不足证组与气滞痰阻证组患者下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