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铁缺乏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铁缺乏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

作     者:王丽娟 霍军生 

作者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出 版 物:《卫生研究》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年 卷 期:2015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516-52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No.201202012) 

主  题:铁缺乏 筛查指标 铁蛋白 运铁蛋白受体 铁储量 

摘      要: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铁缺乏的生物学客观指标及其检验方法是铁营养状况的个体诊断及人群筛查的核心技术,是铁缺乏观察研究、危害分析及营养干预的科学基础。本文综述了18项铁缺乏诊断指标包括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低色素红细胞百分率、网织红细胞浓度、血清或尿铁调节素等指标的检验方法及特点。本文对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指标体系(SF-CRP/AGP)、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SF-s TfR)两指标模型、血清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原卟啉/锌卟啉(SF-TS-FEP/ZPP)等三指标或多指标模型及铁储量(BI)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各指标体系的应用前景。综述表明SF-CRP/AGP研究较多,是目前推荐选择的铁缺乏指标,但SF值受炎症因子影响且其判断阈值存在争议。SF-s TfR和BI模型较为稳定,可减少炎症影响,s TfR阈值研究不足,还需积累更多数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