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表面肌电研究互动式针法深刺廉泉对脑卒中后流涎患者的影响 收藏

基于表面肌电研究互动式针法深刺廉泉对脑卒中后流涎患者的影响

A Study on Effect of Complementary Dynamic Acupuncture Therapy with Deep Needling at Lianquan on Sialorrhea after Stroke Based 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作     者:白俊敏 白艳杰 兰小燕 薛洋 冯晓东 李瑞青 BAI Junm in;BAI Yanjie;LAN Xiaoyan;XUE Yang;FENG Xiaodong;LI Ruiqing

作者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出 版 物:《新中医》 (New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9年第51卷第11期

页      面:213-215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资助(2100202) 

主  题:脑卒中后流涎 互动式针法 深刺 廉泉 静息状态 吞咽状态 表面肌电图 教师流涎分级法 

摘      要:目的:观察互动式针法深刺廉泉治疗脑卒中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病例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流涎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吞咽训练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深刺廉泉的同时结合患者主动吞咽口水动作治疗。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及表面肌电图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颏下肌群静息状态及吞咽状态表面肌电信号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D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针法可改善脑卒中后流涎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常规吞咽训练治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