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版 物:《实用癌症杂志》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年 卷 期:2019年第34卷第11期
页 面:1911-191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6604101032113)
主 题:长链非编码RNA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EMT 基因表达调控
摘 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为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每年新发约120万例,死亡约60万例[1],在中国结直肠癌致死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2]。结直肠癌确切病因众多且异质性强,目前认为主要是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3-5]。虽然目前针对结直肠癌有多种疗法,包括手术,化疗及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配体1(PD-L1)等靶点的靶向治疗,患者通常还是会发生复发和转移[6]。高的肿瘤分期(TNM3和4)、特定的定位(如左结肠)、组织学(肿瘤中基质细胞的含量)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稳定)是恶化的标志。肿瘤的转移是1个多步骤、多阶段、多途径、涉及多基因变化的一系列复杂过程,其中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是造成转移的重要机制,并且受到一系列基因表达变化的调控。LncRNA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调节基因转录相关的复合物活性及其他复杂机理控制下游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包括EMT相关基因。近几年,LncRNA(长链非编码RNA)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很多证据预示二者之间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