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的上证50ETF期权定价研究 收藏

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的上证50ETF期权定价研究

Empirical analysis of Shanghai 50ETF options pricing based on local volatility model

作     者:王西梅 赵延龙 史若诗 包莹 WANG Ximei;ZHAO Yanlong;SHI Ruoshi;BAO Y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100190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北京100032 

出 版 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10期

页      面:2487-250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703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22309) 

主  题:期权定价 隐含波动率 局部波动率模型 参数估计 

摘      要:局部波动率模型被广泛运用于风险管理、期权定价等领域,该模型不仅可以描述波动率微笑、期限结构等实际现象,同时能保证市场的完备性.研究局部波动率模型的核心目标是对隐含波动率进行建模.本文分别通过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隐含波动率建模,不仅保证了波动率曲面的无套利性,同时给出了非参数法求解局部波动率的显式表达式,从而消除了近似误差,得到较为光滑的波动率曲面.此外,本文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对我国上证50ETF指数期权的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从样本内定价误差、样本外定价误差、套期保值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该模型的定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对样本内数据,非参数法拟合的定价结果优于参数方法;对样本外数据以及套期保值效果来说,参数法取得的效果较好.特别地,隐含波动率建模方法无论是对期权定价还是套期保值,效果均优于直接根据市场数据建模的结果,样本内定价误差可减少一半以上,均方误差可降低1~2个数量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