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出 版 物:《癌变.畸变.突变》 (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年 卷 期:1999年第11卷第6期
页 面:279-280页
摘 要:为了有效地预防人类的健康问题,遗传毒理学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接触遗传毒物及其对健康危险度评定的精确资料。人群监测研究是评价人类接触环境诱变剂及其生物效应,以及对人类健康结局的重要步骤。当前,在开展人群监测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下见解:(1) 应用人类细胞评价接触和健康危险度以往普遍应用人类血细胞(如淋巴细胞、红细胞)作为“岗哨细胞,用于测定接触的生物标记效应并提供健康危险的早期警示信号,然而在危险度评定及疾病预防研究中,该方法尚不具备充分的可信性,因此应用其它易于获得又更能代表疾病靶细胞的人类细胞代替血细胞,则有可能克服这个缺陷。日前研究得较多的细胞类型包括:口腔粘膜细胞、鼻腔粘膜细胞、头皮毛囊细胞、痰液细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脱落的结肠细胞、尿道上皮细胞、宫颈上皮细胞及男性生殖细胞等。微核、DNA加合物、DNA链断裂、非整倍体、程序外DNA合成及基因(如Kras、p53)突变是通常选用的生物标记。选择携带不同生物标记的人类细胞的类型时,主要取决于接触途径和实验设计。大量人群监测研究结果证实:以某种方式接触诱变剂的人群其相应靶细胞内生物标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人群。在分别经口、经呼吸道接触诱变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