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渤海湾表层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随离岸距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渤海湾表层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随离岸距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with offshore distance variation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of Bohai Bay

作     者:赵维 王敬敬 徐松 李晴晴 杨榕 张小霞 黄志勇 Zhao Wei;Wang Jingjing;Xu Song;Li Qingqing;Yang Rong;Zhang Xiaoxia;Huang Zhiyo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工业生物系统与过程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海洋学报》 (Haiyang Xuebao)

年 卷 期:2019年第41卷第12期

页      面:156-1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1005[理学-微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8ZXSZSF00100,18YFZCNC01180,16YFXTSY005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20230) 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KFJ-BRP-009) 

主  题:渤海湾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 地理分布 功能预测 邻体矩阵主坐标 

摘      要:为研究渤海湾近岸污染对远近岸海域微生态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渤海湾不同离岸距离的6个站位采集表层海水,进行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合环境、空间因素探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如氮营养盐在近岸高于远岸;细菌α-多样性在不同站位间差异不显著,但仍显示在近岸相对较高;细菌群落结构随离岸距离变化显著,γ-变形菌和拟杆菌在近岸显著富集,且与氮营养盐的含量有关;蓝细菌在远岸显著富集,且与氨氮、透明度、电导率有关;邻体矩阵主坐标单独解释部分对群落结构变异的贡献率最大(38.1%),说明可能存在尚未测量但具有空间结构的环境变量影响群落空间分布;结合功能预测的结果推测近岸区域的富营养与烃类污染等可能影响群落变化。本文从环境和空间影响两方面探讨了渤海湾不同离岸距离的海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研究渤海湾海洋生态及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