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血清教研室 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法医系
出 版 物:《神经药理学报》 (Acta Neuropharmacolog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1卷第5期
页 面:27-33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7[理学] 071006[理学-神经生物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摘 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不详。多年来,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一直是PD发病机制中研究争论的热点,然而,自发性的PD缺乏遗传因素的迹象,使环境因素在PD的病因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的活性代谢物1-甲基-4-苯基-吡啶(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而MPP+可诱导神经细胞发生毒性改变,促进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除草剂PQ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探讨PQ诱导SH-SY5Y细胞模型与PQ导致P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阐明PQ的致病机制是通过类似于MPP+诱导细胞凋亡还是通过引起胞内氧化应激的发生或是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酶体异常等实现的,对临床进一步预防和治疗PD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