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云南中部三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规律研究 收藏

云南中部三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规律研究

Hydrological Law of Three Manmade Forest Communites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作     者:王震洪 段昌群 陈明 王克勤 WANG Zhenhong1,2, DUAN Changqun1, CHEN Ming3, WANG Keqing2 (1.Environment Science Department,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2.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650224;3.Offi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75500)

作者机构: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昆明650091 云南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昆明675500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650224 

出 版 物:《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03年第17卷第1期

页      面:148-15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攀登计划(2000-026)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局资助项目 

主  题:云南中部 人工林生态系统 水文生态规律 

摘      要:通过对滇中3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水文生态规律的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截留量、干流量、穿透降雨量占降雨的百分比分别是:直干桉-黑荆混交林,35.21%,0.65%,64.14%;直干桉人工林,30.10%,0.88%,67.56%;云南松人工林,27.8%,4.64%,69.25%。利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移动方差分析表明,当降雨量达到70mm时,云南松和直干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达到最大临界值;当降雨量达到90~95mm时,直干桉-黑荆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达到最大临界值。无林地的地表径流量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3~4倍。按产流影响因子与产流量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人工林生态系统对地表径流的调控能力,决定于乔木层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穿透降雨量、土壤最小持水量、土壤容重、降雨截留量、非毛管孔隙、枯落物凋落量、硅钒比、土壤最大持水量、总孔隙、乔木平均材积、干流量、毛管持水量等。人工林生态系统建群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对降雨量再分配的树冠水文生态效应及规律有显著的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