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熊冲突缓解措施研究进展——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收藏

人熊冲突缓解措施研究进展——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Summary comments on human-bear conflict mitigation measures and implications to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作     者:代云川 李迪强 刘芳 张于光 张毓 姬云瑞 薛亚东 DAI Yunchuan;LI Diqiang;LIU Fang;ZHANG Yuguang;ZHANG Yu;JI Yunrui;XUE Yadong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西宁810007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22期

页      面:8310-83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405) 

主  题:人熊冲突 缓解措施 共存 西藏棕熊 三江源国家公园 

摘      要:人与熊科动物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的一个普遍问题,科学有效的人熊冲突管控措施有助于人熊共存机制的建立。目前,全球范围内肇事熊科动物涉及7种,分别为棕熊、亚洲黑熊、美洲黑熊、北极熊、马来熊、懒熊和眼镜熊。肇事类型主要包括伤人、捕食牲畜、入侵房屋、损害庄稼、袭击蜂箱以及翻食垃圾。引发人熊冲突的原因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熊科动物种群数量上升、熊科动物生境质量下降、熊科动物自然食源周期性短缺、人类食物来源易获得性以及公众对肇事熊的容忍度下降有关。国际上已有的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包括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以及政策导向性措施,然而,多数措施的制定仅停留在措施本身的技术层面上,缺乏对地方实际情况和冲突驱动因素的分析。西藏棕熊属于棕熊的一种稀有亚种,生活在靠近人类的中亚高海拔地区。在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人类与西藏棕熊的冲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协助制订有效的保育目标、解决区内人熊冲突问题,提出以下缓解建议:(1)缓解措施的制定需因地而异,综合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如地理环境、法律法规、民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2)冲突类型多样,防熊措施需持续更新与完善;(3)加强人类社会发展与熊科动物生存之间的关系研究,探索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熊科动物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4)加强棕熊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从棕熊生境质量、种群动态、自然食源以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方面去深入挖掘人熊冲突的驱动因素,进而从根本上制定缓解措施,促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人熊共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