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与模式转型 收藏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与模式转型

Current status and pattern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作     者:李裕瑞 杨乾龙 曹智 LI Yurui;YANG Qianlong;CAO Zh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年 卷 期:2015年第34卷第11期

页      面:1458-146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A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76 41571166) 

主  题:农业发展 乡村发展 模式转型 多功能农业 长江经济带 

摘      要:本文基于统计数据揭示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结合农业农村发展范式及其演化的回顾,探讨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及其基本策略。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虽不断提升,但产品产量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产品国际贸易呈现良好态势,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较薄弱;农业生产化学品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带来的环境问题函待解决;农业发展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和动力源。新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应充分吸收多功能农业生产和网络化乡村发展范式的有益成分,激发内生动力、整合外部动力,以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农产加工优势区、特色农业产业带为关键目标,实现七大转变,着力推进区域农业的多功能转型。深化相关改革、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创新创业、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村镇建设是实现转型的重要保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