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鱊头槽绦虫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收藏

我国鱊头槽绦虫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Definitive Host Fish and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Asian Fish Tapeworm,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in China

作     者:习丙文 谢骏 王桂堂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08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 

出 版 物:《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48卷第6期

页      面:817-82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1118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2013JBFM10) 

主  题:鱊头槽绦虫  宿主 地理分布 

摘      要:本文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报道了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在我国感染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鱊头槽绦虫是一种世界性广布鱼类寄生绦虫;它起源于亚洲地区并伴随着宿主鱼类向外引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在我国鱊头槽绦虫广泛分布于从北至南的自然水域或养殖水体中(辽河、海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流域);感染宿主鱼类达31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26种、鳢科(Channidae)1种、塘鳢科(Eleotridae)1种、慈鲷科(Cichlidae)1种、胎鳉科(Poeciliidae)2种。在调查的各水系野生鱼类中,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各大流域池塘养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几乎都有头槽绦虫的寄生。作者根据头槽绦虫的流行特征认为马口鱼和赤眼鳟可能为该绦虫在自然水体中的主要宿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