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1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1 中药提取精制新技术重点研究室江苏连云港222047 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20年第51卷第2期
页 面:287-2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63009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建设项目(ZYBZH-C-JS-3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建设项目(ZYBZH-C-JS-28)
主 题:山银花 灰毡毛忍冬 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甲氧基槲皮素苷 kankanoside E betulalbuside A shomaside F amarantholidoside V
摘 要: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中的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各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3′,4′-三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1)、7,3′,4′-三甲氧基槲皮素-3-O-芸香糖苷(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坎卡酯苷(4)、kankanoside E(5)、betulalbuside A(6)、shomaside F(7)、amarantholidoside V(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甲氧基槲皮素苷;化合物5~8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