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云南省景洪市2018-2019年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型分布研... 收藏

云南省景洪市2018-2019年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型分布研究

Distribution of knockdown resistance genotypes in Aedes albopictus in Jinghong,Yunnan province,China,2018-2019

作     者:朱彩英 赵春春 伦辛畅 朱进 李洪斌 姜进勇 闫冬明 宋秀平 王君 孟凤霞 ZHU Cai-ying;ZHAO Chun-chun;LUN Xin-chang;ZHU Jin;LI Hong-bin;JIANG Jin-yong;YAN Dong-ming;SONG Xiu-ping;WANG Jun;MENG Feng-xia

作者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WHO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北京102206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普洱665099 

出 版 物:《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年 卷 期:2020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7-11页

学科分类:090403[农学-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9[农学]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10[医学]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303404002005 2018ZX10101002-002) 

主  题:白纹伊蚊 抗药性 击倒抗性基因 基因突变 景洪市 

摘      要:目的检测云南省景洪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现场种群的击倒抗性(kdr)基因在不同区域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以了解其抗药性水平,为白纹伊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白纹伊蚊成蚊,经形态学方法鉴定后,用无水乙醇浸泡,并于-20℃冻存备用。提取单只蚊虫的DNA,PCR扩增神经细胞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部分片段,测序后分析VGSC基因单位点及多位点联合突变情况。结果2018年9月和2019年7月在景洪市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共采集白纹伊蚊160只,结果显示,其VGSC基因V1016、I1532及F1534位点均存在突变。V1016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GTA/V(239/74.69%)和突变型GGA/G(81/25.31%);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V/V(91/56.88%)、野生/突变型杂合子V/G(58/36.25%)和突变型纯合子G/G(11/6.88%)。I1532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ACC/I(309/96.56%)和突变型ATC/T(11/3.44%);2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I/I(149/93.13%)和野生/突变型杂合子I/T(11/6.87%)。F1534位点有4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TTC/F(92/28.75%)、突变型TCC/S(221/69.06%)、TGC/C(6/1.88%)和TTG/L(1/0.31%);5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F/F(10/6.25%)、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S(69/43.13%)和F/L(1/0.63%),突变型纯合子S/S(77/48.13%)和C/C(3/1.88%)。结论景洪市kdr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高水平、多样化发展趋势。提示应密切关注当地蚊虫抗药性水平,从而指导杀虫剂科学合理地使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