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林芝860000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出 版 物:《高原农业》 (Journal of Plateau 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20年第4卷第1期
页 面:26-33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尼洋河流域土地覆被变化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XZ2019ZRG-60) 西藏农牧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色季拉山林-灌-草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空间分布与模拟(YJS2018-13)
主 题: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 活性有机碳储量 碳库管理指数(CMI)
摘 要:为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对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田、设施菜地、弃耕地、草地和林地0~10 cm、10~20 cm的土壤总有机碳及高、中、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弃耕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结果表明:(1)0~10 cm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总体表现为随着有机碳活性增加,其含量和空间变异呈下降趋势;(2)随土层加深,弃耕地、草地、林地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降幅较总有机碳高(P林地设施菜地农田弃耕地,自然生态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提高(P林地农田设施菜地CK,表明较少有人为干扰的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土壤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