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驱动机制与路径选择——中国情境下的分析... 收藏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驱动机制与路径选择——中国情境下的分析框架和经验证据

Innova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path choic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作     者:郭小聪 朱侃 GUO Xiao-cong;ZHU Kan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出 版 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 卷 期:2020年第1期

页      面:14-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GL193) 

主  题:地方政府 公共服务 驱动机制 模糊集定性 

摘      要: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是破解当前公共服务供给困境,构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政治制度、社会需求和资源支撑等视角出发,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驱动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下公共服务创新类项目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情境下,晋升激励是引致地方政府创新成功的充分条件,领导支持是驱动地方政府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在创新的代表性路径中,公民参与和媒体报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本身的难度对创新工作的影响有限;行政主导型、需求诱发型和多方互动型的创新模式是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时选择的主要路径模式。未来中央应更注重从制度层面激发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热情,降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政府进入门槛,同时应注重激发公共服务创新要素组合的叠加效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