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收藏

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sarium temperatum Causing Maize Ear Rot

作     者:孙华 李坡 郭宁 石洁 张家齐 张海剑 SUN Hua;LI Po;GUO Ning;SHI Jie;ZHANG Jia-qi;ZHANG Hai-jian

作者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 版 物:《玉米科学》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28卷第1期

页      面:177-183,1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1590) 

主  题:玉米 玉米穗腐病 温和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摘      要: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一种不常见镰孢菌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集的镰孢菌穗腐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ZBSF002为温和镰孢菌(Fusarium temperatum),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和镰孢菌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4~11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在pH值7~10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影响不显著,菌株在光照、黑暗、交替光照3种培养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连续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5℃、10 min。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