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坦布苏病毒Du/CH/LSD/110128株原代毒及其鸡胚传... 收藏

坦布苏病毒Du/CH/LSD/110128株原代毒及其鸡胚传代致弱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毒性和增殖能力的检测

Detection of cytotoxicity and proliferative ability of Tembusu virus Du/CH/LSD/110128 strain and chicken-embryo passage attenuated virus in different species cells

作     者:梁雨萌 马勇 陈志杰 吴寒光 刘胜旺 李海 LIANG Yumeng;MA Yong;CHEN Zhijie;WU Hanguang;LIU Shengwang;LI Hai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呼吸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哈尔滨150069 

出 版 物:《黑龙江畜牧兽医》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20年第5期

页      面:15-19,25,148页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2016RAXYJ072) 

主  题: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 病毒感染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增殖 致细胞病变效应 研究模型 

摘      要:为了寻找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致病机制的研究模型,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坦布苏病毒Du/CH/LSD/110128株原代毒CF1及其鸡胚传代致弱毒CF100在不同物种细胞中的增殖情况,并将CF1与CF100分别在鸭胚中传代以检测病毒对鸭胚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CF1可在禽类细胞、哺乳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细胞损伤,CF100在禽类细胞、哺乳类细胞中不能增殖,只能在Vero细胞中增殖,且不引起细胞损伤;CF1和CF100在鸭胚中传代发现,传代CF1的鸭胚全身出现明显的出血,但传代CF100的鸭胚未见出血。说明相对于原代毒CF1,鸡胚传代毒CF100对细胞、鸭胚的损伤均降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坦布苏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模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