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应用咽鼓管压力测定观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咽鼓管功能... 收藏

应用咽鼓管压力测定观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咽鼓管功能的研究

Application of Eustachian tube pressure measurement to observe the function of Eustachian tube after tympanostomy in children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作     者:秦欢 何景春 杨军 QIN Huan;HE Jingchun;YANG Jun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92 

出 版 物:《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年 卷 期:2020年第34卷第3期

页      面:215-21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3[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10[医学] 

基  金:申康三年行动计划(No:16CR4007A) 

主  题:中耳炎,伴渗出液 咽鼓管压力测定 咽鼓管功能评分量表 

摘      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后咽鼓管压力测定(TMM)评估咽鼓管功能转归及术后取管时机的可行性。方法:108例(202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患儿均行鼓膜置管术(T型通气管)或伴同期腺样体切除术。术前、术后均定期进行TMM,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咽鼓管功能评分量表(ETS-5)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ETS-5评分与术后6、12、18个月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与18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膜置管留置时间12个月和18个月的患儿OME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置18个月的穿孔率高。结论:鼓膜通气管有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TMM检查操作简便且无创,适用于术后鼓膜通气管取管时机的评估,术后鼓膜置管留置12个月时宜于取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