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出 版 物:《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年 卷 期:2020年第34卷第3期
页 面:202-20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3[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1600799)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多学科交叉项目(No:ZH2018ZDA11)
主 题:中耳炎,伴渗出液 儿童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视频头脉冲试验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对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57例OME住院患儿,入院后行鼓膜置管术,术后2周复诊;同时纳入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OME患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行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检测;对照组儿童行相同检查。记录骨导60 dB nHL刺激强度时眼肌VEMP(oVEMP)、颈肌VEMP(c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幅值、N1-P1波间期以及骨导VEMP阈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ME患儿术后骨导oVEMP阈值较术前增高,振幅减小(P0.05)。vHIT检查:OME置管术后较术前水平半规管60 ms瞬时增益值降低(P0.01)。结论:OME患儿前庭功能检测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所差异,中耳置管后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