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研究 收藏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研究

作     者:李燕 刘聪 许润春 胡昌江 李文兵 

作者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与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成都611900 

出 版 物:《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年 卷 期:2019年第42卷第7期

页      面:1589-1592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1GZX0070) 

主  题:紫苏子 炒紫苏子 指纹图谱 5-羟甲基糠醛 鉴别 

摘      要:目的:建立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为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提供一种准确直观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建立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对紫苏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中,紫苏子有10个共有峰,炒紫苏子有12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通过对比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指认出部分成分;并发现峰1和峰2为炒紫苏子的特有峰,可用于区别紫苏子和炒紫苏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子生品和炮制品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单,分离效果较好,实现了对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定性鉴别,为深入阐明紫苏子炮制前后药性和药效的差异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