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北京100044 Department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天水741000
出 版 物:《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09年第25卷第7期
页 面:219-2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136)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2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9B02) 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泥集QN0707)
主 题: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动态演变 驱动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摘 要:该文采用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覆被状态指数,研究了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近20多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4年间,流域内坡耕地急剧减少、梯田迅速增加,林地和果园面积稳步提升。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看,梯田的转入速度略小于转出速度,为双向高速转换下的平衡状态;而灌木林转入速度小于转出速度,有规模减少的趋势。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在前期(1986-1995年)变化程度比后期(1995-2004年)更为剧烈。除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因素外,政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驱动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特别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