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石特征与沉积环境 收藏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石特征与沉积环境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Qixia Formation in Guang’an Area, Sichuan Basin

作     者:易海永 崔宝琛 王瑶琳 邱玉超 徐胜林 李乾 Yi Haiyong;Cui Baochen;Wang Yaolin;Qiu Yuchao;Xu Shenglin;Li Qian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成都61005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合作经理部北京10001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 

出 版 物:《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50卷第2期

页      面:454-46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6E-0603) 

主  题:岩石类型 沉积环境 栖霞组 广安地区 四川盆地 

摘      要: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勘探发现系列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广安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岩相学等综合分析,对广安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岩石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古地理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安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亮晶颗粒灰岩、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颗粒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和泥晶灰岩7种岩石类型;碳酸盐岩颗粒主要以生物碎屑为主,部分层位发育球粒;古生物化石以三叶虫、腕足和有孔虫为主,同时可见棘皮类和藻类;栖霞组沉积期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其中栖霞组晚期(栖二段)台缘滩和台内滩较为发育,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