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饲料添加益生菌对多病原阳性的凡纳滨对虾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收藏

饲料添加益生菌对多病原阳性的凡纳滨对虾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Effects of Probiotics-Supplemented Diets on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Carrying Multiple Pathogens

作     者:练小军 朱开玲 张庆起 万晓媛 谢国驷 郭程程 黄倢 LIAN Xiaojun;ZHU Kailing;ZHANG Qingqi;WAN Xiaoyuan;XIE Guosi;GUO Chengcheng;HUANG Jie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连云港市启明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222100 

出 版 物:《渔业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41卷第2期

页      面:121-1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502[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基  金: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科技富民强县)(BN2016058) 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2016-2018)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项目(2015ASKJ02) 948计划(2016-X56)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共同资助 

主  题: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生长 存活 多病原带毒 

摘      要:采用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KL-32010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KL-C22014作为益生菌,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投喂实验,研究上述菌株对带毒对虾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假交替单胞菌KL-32010对致急性肝胰腺坏死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AHPND 20130629002S01)有拮抗作用和胞外蛋白酶活性,微小杆菌KL-C22014有胞外蛋白酶活性。待试对虾经检测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肝肠胞虫(EHP)弱阳性。经过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投喂普通颗粒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投喂假交替单胞菌KL-32010的对虾存活率提高了213%±43%(P0.01);投喂微小杆菌KL-C22014的对虾平均生长率提高了105.5%±28.1%(P0.05);交替投喂2株菌的对虾存活率提高了184%±52%(P0.05),平均生长率提高了70.6%±32.8%。肠道可培养优势菌研究表明,2株益生菌的投喂显著影响了对虾肠道优势菌群的种类。本研究为带毒虾苗的养殖提供一种有效的病害防控和促生长的手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