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京100093
出 版 物:《信息安全学报》 (Journal of Cyber Security)
年 卷 期:2020年第5卷第2期
页 面:49-72页
学科分类:0839[工学-网络空间安全] 08[工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19QY2202,No.19QY(Y)0207)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攀登计划项目
主 题:视频篡改 篡改检测 帧间差异 孪生网络 Deepfake Face2face
摘 要: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出现的多媒体篡改工具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篡改。使用这些新工具制作出的人脸篡改视频几乎无法被肉眼所察觉,因此我们急需有效的手段来对这些人脸篡改视频进行检测。目前流行的视频人脸篡改技术主要包括以自编码器为基础的Deepfake技术和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的Face2face技术。我们注意到人脸篡改视频里人脸区域的帧间差异要明显大于未被篡改的视频中人脸区域的帧间差异,因此视频相邻帧中人脸图像的差异可以作为篡改检测的重要线索。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帧间差异的人脸篡改视频检测框架。我们首先使用一种基于传统手工设计特征的检测方法,即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的检测方法来验证该框架的有效性。然后,我们结合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即基于孪生网络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增强人脸图像特征表示来提升检测效果。在FaceForensics++数据集上,基于LBP/HOG特征的检测方法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而基于孪生网络的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检测准确率,且该方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在这里,鲁棒性指一种检测方法可以在三种不同情况下达到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这三种情况分别是:对视频相邻帧中人脸图像差异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表示、提取三种不同间隔的帧对来计算帧间差异以及训练集与测试集压缩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