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省家畜传染病防治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龙岩360012 云南省高校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昆明650201 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650201
出 版 物:《野生动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年 卷 期:2020年第41卷第2期
页 面:465-473页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福建省家畜传染病防治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DSYS2017002)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云南边境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发”(2018BB004)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2019CYY006)
摘 要:为了解野生水禽绿鹭(Butorides striata)中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striated heron/Yunnan/2018)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进化分析;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HA、NA基因位于Y280-like分支、PB2、M基因位于G1-like分支、PA、PB1、NP、NS基因位于F98-like分支,分别与H9、H7、H10等多种亚型的AIV同源性较高,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333PSRSSR↓GL340,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S145N突变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提示该位点出现可能会使毒株致病性提高,免疫原性发生改变;HA受体结合位点发生Q234L突变,表现出人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NA基因出现第63—65位氨基酸缺失,M1发生N30D,T215A突变,M2发生S31N的突变,PB2、PB1、NS、NP、PA关键位点未发生变化,分析结果提示当前分离株已出现耐药性、致病性增强的变化。本研究表明该分离株呈现遗传演化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的复杂性,因此加强对野生水禽类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