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云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型划分和水稻抗性资源的鉴定 收藏

云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型划分和水稻抗性资源的鉴定

Pathotypes differentiation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ce varieties resistant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Yunnan Province

作     者:杨俊 王星 王彦芳 刘棋 汪娅婷 张晋豪 魏兰芳 姬广海 YANG Jun;WANG Xing;WANG Yan-fang;LIU Qi;WANG Ya-ting;ZHANG Jin-hao;WEI Lan-fang;JI Guang-hai

作者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昆明650201 

出 版 物:《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50卷第2期

页      面:218-2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云南省科技厅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2017FG001-00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308,2018YFD0200703,2017YFC1702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60458) 

主  题:致病型 抗性鉴定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摘      要:为明确云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Xoc)的致病力分化以及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Xoc的抗感特性,通过针刺接种法将云南省8个稻区采集的86株Xoc菌株,接种于6个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水稻鉴别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根据这些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毒力差异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9个致病型(Ⅰ型~Ⅸ型)。其中,Ⅰ型为优势菌群,分布频率为50.5%。对不同稻区的优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各稻区Xoc的致病型呈多样性分布,以强毒力的Ⅰ型为高频率致病型。选用Ⅰ型、Ⅱ型和Ⅵ型代表菌株对云南省的80个主栽和区试水稻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对3个致病型表现抗性的材料比例分别为30.0%、35.0%和57.5%。筛选出9个对3种致病型都表现为抗性的品种,其中Deyou16和Changgui2表现为高抗。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水稻区域性布局和抗性品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