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分公司天津300270
出 版 物:《热力发电》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49卷第5期
页 面:65-72页
学科分类:080703[工学-动力机械及工程] 08[工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60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10126)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CHDKJ19-01-88)
主 题:循环流化床机组 深度调峰 运行特性 物料分布 分析评价 经济性分析
摘 要:某33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改造后,能长期保持30%负荷段运行,但深度调峰时机组存在热效率差、单位发电成本高、难以投入自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该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数据,建立深度调峰性能分析评价流程;在对机组深度调峰时的热力性能、发电成本等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研究了入炉煤粒径与流化风量对炉膛物料分布的影响,并计算了深度调峰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机组在深度调峰条件下具有天然优势与可行性;深度调峰改造后,该33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每日可稳定调峰6 h以上,初步计算每年可以获得约1700万元的效益。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循环流化床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的改造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