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成都610072
出 版 物:《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5年第38卷第3期
页 面:74-76,80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0402[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观察针刺泻阴法与传统独取阳明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泻阴的针刺方法,1次/d,5次/w,治疗6 w,治疗结束后随访2 w;对照组采用传统独取阳明经穴方法,治疗疗程和随访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结束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泻阴法和传针法独取阳明法在改善中风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方面都有显著疗效,组内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间MAS评分在治疗结束和随访时有显著差异(P0.05);泻阴法组总有效率为97.7%,独取阳明法组总有效率为93.3%,2组间有显著组间差异(P0.05),泻阴法要优于传统独取阳明针法。结论:针刺泻阴法是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