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州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奉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神经外科 安徽理工大学病原免疫学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
出 版 物:《天津医药》 (Tianjin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2015年第43卷第10期
页 面:1133-1136,I000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理想、快捷的颅内动脉瘤模型的方法,为动脉瘤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动脉瘤模型。方法在改良的外科显微技术条件下制作侧壁型、分叉部、末端型和真性合并假性囊状动脉瘤,每种类型各7只。术后2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进行动脉瘤模型的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对动脉瘤壁的组织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以微弹簧圈(MC)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结果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MC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培养证实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体外增殖情况良好,并成功将VEC贴附于高分子可降解材料表面,进而生长成VEC层结构。对栓塞前后的动脉瘤模型进行了血流动力学分析,获得了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瘤内的血流速度为2~7 cm/s,动脉瘤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为8~26 cm/s。结论建立了稳定、理想、快捷的颅内动脉瘤模型,可为动脉瘤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动脉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