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免疫应答中的作... 收藏

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Roles of the migratory dendritic cells and lymph node-resident dendritic cells in the immune response to Brucella suis

作     者:曹志然 董炳梅 程君生 王蓓 何媛娜 付景丽 Nico Van Rooijen 丁家波 毛开荣 王家鑫 CAO Zhi-Ran;DONG Bing-Mei;CHENG Jun-Sheng;WANG Bei;HE Yuan-Na;FU Jing-Li;Nico Van Rooijen;DING Jia-Bo;MAO Kai-Rong;WANG Jia-Xin

作者机构:河北大学医学部免疫学教研室保定071000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免疫学系保定071001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Faculty of MedicineVrije Universiteit Medisch Centrum 

出 版 物:《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年 卷 期:2010年第26卷第8期

页      面:675-6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4A10) 河北省"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05240421D) 河北省"千万吨奶工程"支撑技术研究(07227146Z) 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C2010000243) 

主  题:猪布鲁氏菌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结 免疫应答 

摘      要:目的:研究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猪布鲁氏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阴道滴注PBS;Ⅱ组为巨噬细胞(Mφ)清除组,每只小鼠阴道滴入清除剂;Ⅲ组为未清除Mφ组,每只小鼠阴道滴注同体积的liposome-PBS;48小时后Ⅱ组、Ⅲ组均阴道接种猪布鲁氏菌,对照组阴道滴注PBS。各组小鼠分别在接种12、24、48和72小时采集血液和髂内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未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有大量DC迁移,至12小时血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迁移性DC和淋巴结内DC在启动抗布鲁氏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的特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