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收藏

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lasmablstic lymphoma

作     者:范国庆 刘一雄 文璐 王映梅 王璐 张月华 王哲 闫庆国 杨兰 郭英 

作者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陕西西安710032 

出 版 物:《现代肿瘤医学》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22卷第11期

页      面:2690-269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195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9JM4002-2) 

主  题:浆母细胞淋巴瘤 HIV病毒 EB病毒 MYC易位 间变性浆细胞瘤 

摘      要:目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罕见亚类。我国对浆母细胞淋巴瘤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对其共性的研究。为了探求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方法:对10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检测MYC基因的易位和扩增。结果: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结外器官,发现时即为临床晚期,生存期短;其发病和HIV感染或免疫抑制无明显相关性。其EB病毒感染率为50%。免疫组化结果不常具有B淋巴细胞标记,但生发中心后表型常为阳性。MYC易位发生率为10%,扩增的发生率为10%。结论: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HIV感染鲜有阳性,EBV感染率略低,存在MYC基因异常但发生率较低(约20%),但其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的特性、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与西方报道相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