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组旋毛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体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 收藏

重组旋毛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体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Polariz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induced by recombinant Trichinella spiralis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in vitro

作     者:谢红 褚亮 吴令琴 范星宇 王浦 马思雨 郑冬雪 李坤龙 陈兴智 杨小迪 XIE Hong;CHU Liang;WU Ling⁃Qin;FAN Xing⁃Yu;WANG Pu;MA Si⁃Yu;ZHENG Dong⁃Xue;LI Kun⁃Long;CHEN Xing⁃Zhi;YANG Xiao⁃Di

作者机构: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蚌埠233000 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 版 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年 卷 期:2020年第32卷第2期

页      面:181-186,1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gxbjZD15)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自然科学项目(KJ2019A0383)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018H174)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Byycx1806,Byycx190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0367012) 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项目(2016-40) 蚌埠医学院转化医学重点项目(BYTM2019002) 

主  题:旋毛虫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摘      要:目的探讨重组旋毛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rTs-Cys)对体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获取BMDMs并培养至条件培养基中,7d后获取成熟BMDMs。将此BMDMs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B组)、单独重组蛋白组(C组)和蛋白共培养组(D组),A组细胞给予10 ng/mLγ-干扰素(IFN-γ)和100 ng/mL脂多糖(LPS)刺激,B组细胞给予10 ng/mL白细胞介素(IL)-4和10 ng/mL IL-10刺激,C组细胞给予1_μg/mL rTs-Cys干预,D组细胞给予1μg/mL rTs-Cys、10 ng/mL IFN-γ及100 ng/mL LPS刺激。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F4/80^+、CD11b^+、CD206^+和CD11c^+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D86^+、CD206^+表型。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4组F4/80^+CD11b^+CD11c^+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184,P0.05)。结论rTs-Cys体外能诱寻BMDMs向抗炎特性的M2方向极化,并抑制M1型巨噬细胞活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