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成都611130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101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20年第39卷第5期
页 面:1426-143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5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521,31700542)资助
摘 要:以凋落物为载体的养分归还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也是林木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其他元素,钾(K)和钠(Na)在调节渗透压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淋溶作用强烈,极易流失,但缺乏必要关注。因此,以海拔3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期间调查了不同类型凋落物中K和Na元素在不同时期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K和Na元素年归还量分别为25.34和4.44 kg·hm^-2,表现为:凋落叶凋落枝其他凋落物凋落皮附生植物繁殖器官。其中,凋落叶和枝占总凋落物K和Na元素归还的85%以上;2)总凋落物、凋落叶和枝的K、Na元素归还动态呈现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和10月;凋落皮和繁殖器官K、Na元素归还动态呈现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3)乔木层树种凋落物的K和Na元素呈现双峰型的归还模式,最大值在5月和10月,灌木树种凋落物的K和Na元素呈现单峰型归还模式,最大值在9-10月。这些结果说明了高山峡谷区典型针叶林不同类型凋落物元素归还的季节性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区域森林物质循环及相关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