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
出 版 物:《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48卷第9期
页 面:88-92,97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青海省基础研究项目“湟水梯级水坝的生态环境累积效应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2018-ZJ-712)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梯级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累积效应实验研究”(51669028)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青海典型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增溢机制研究”
摘 要:为探究城市梯级湿地构建后,底泥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分析了西宁市火烧沟城市湿地构建8年后底泥中5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了2018年湿地底泥的污染风险等级,探讨了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时间上,2018年底泥中多数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相较2012年的监测结果有下降趋势,总体处于中度或轻度污染水平;空间上,上游湿地阶梯G与H中As、Cd与Pb浓度较高,而下游湿地阶梯A、B、C中Cr与Zn的浓度较高;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重金属元素Cd处于很高生态风险水平,且生态危害指数最高值处于湿地上游段。该研究可为高原城市湿地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