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导师指导过程看立德树人对博士生社会化的作用 收藏

从导师指导过程看立德树人对博士生社会化的作用

The Effects of Moral Education on Doctoral Students’Socialization

作     者:徐岚 XU Lan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出 版 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5期

页      面:49-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项目“导师指导模式和师生关系对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编号:A2-2017Y0803-019) 

主  题:师德 立德树人 博士生社会化 指导过程 

摘      要: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导师指导概念强调师德,立德树人通过影响博士生社会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德治文化传统重视教师自我修身却比较忽视监督机制的建设。导师在指导内容上注重把控大方向而具体指导不足,关注点以学术为边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重结果而轻过程,重任务导向轻个人导向。博士生指导应因材施教,根据阶段需要适当调整引导导向和控制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使师德师风在个人关系维度上进一步具体化;加强制度建设,将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结合起来;建立纠纷处理机制,但保持对“师德失范的谨慎定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