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CT导引下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收藏

CT导引下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CT-guided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for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

作     者:张晓波 金征宇 李明利 王任直 李桂林 孔燕国 王建明 高山 关鸿志 王德田 罗玉凤 ZHANG Xiao-bo;JIN Zheng-yu;LI Ming-li;WANG Ren-zhi;LI Gui-lin;KONG Yan-guo;WANG Jian-min;GAO Shan;GUAN Hong-zhi;WANG De-tian;LUO Yu-feng

作者机构: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 

出 版 物:《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年 卷 期:2006年第15卷第10期

页      面:615-61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肝细胞生长因子 脑缺血 基因治疗 

摘      要:目的探讨CT导引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H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在CT灌注扫描图像定位下将其多点注射到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的缺血半暗带区域;转染7 d后断颈取脑,切片观察HGF基因于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HGF基因片段已克隆到PIRES2-EGFP的BamH I和Sal I位点之间。HGF基因转染大鼠缺血半暗带区7 d后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实验组大鼠转染局部已有HGF表达,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CT灌注显示其梗死侧半球的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1);TTC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质体转染HGF基因能够在缺血半暗带区表达,其表达产物能够发挥生物学效应并促进局部侧支循环形成,从而改善脑缺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