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济阳坳陷深层构造及其对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 收藏

济阳坳陷深层构造及其对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

Structures of deep bed in Jiyang Sag and their control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basins

作     者:任建业 于建国 张俊霞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构造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版 物:《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09年第16卷第4期

页      面:117-1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9) 

主  题:济阳坳陷 负反转构造 构造体制转折  新生代盆地 

摘      要:以3D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解释为基础,通过对济阳坳陷深层进行构造-地层分析和构造解析,系统阐明了中、新生代各期构造运动在研究区的地质表现,确定出收缩构造系统、伸展构造系统和走滑构造系统等多期构造样式;提出印支期逆冲断层系由多条显著向NE或NNE向凸出的弧形展布断裂系组成;识别出代表燕山主期构造运动的不整合界面(Tgm),确定了J3—K1时期断陷盆地的分布格局;认为印支期逆冲断裂系统是控制本区晚中生代和新生代早期盆地发育的重要的控制性先存基底构造。在区域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盆地复杂的叠合结构和山脉-盆地的转换过程及机制。从盆地研究的角度,揭示了华北东部中、新生代陆内动力学过程,对于研究区油气勘探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