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71
出 版 物:《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3期
页 面:811-8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60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U19062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405100)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项目(批准号:TSQN20182117) 科学号高级用户项目(批准号:KEXUE2018G27)共同资助
摘 要: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对青岛湾潮间带表层1 cm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进行了连续13个月的调查,获得16属36种共14939个有孔虫样本。通过对活体和总体群落参数、物种组成、壳体大小与畸形的生物统计分析,发现以上参数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有孔虫活体群落与总体群落相似性高,以本地属种为主,优势种主要为Quinqueloculina seminula、Ammonia aomoriensis、Cribrononion gnythosuturatum和Ammonia beccarii。相较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的调查结果,该区域有孔虫丰度升高、多样性降低,群落参数的变化趋势和物种组成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群落参数方面,2010年至2012年期间有孔虫丰度和多样性均在冬季时最高,2017至2018年期间有孔虫丰度在春季和秋季时高、复合分异度则在夏季和冬季时高;在物种组成方面,2017年时Ammonia aomoriensis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含量,但Quinqueloculina seminula和Cribrononion gnythosuturatum的丰度和比例均有明显升高。这些变化与2017年间更高的温度和更低的盐度有关。底栖有孔虫优势种含量与壳体形态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不同优势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最高丰度和最大壳体出现在2017年4月,春季和冬季时含量高、冬季时畸形率低,推测其更喜好中低温环境;***最高丰度和最大壳体出现在2017年5月,夏季时含量高、畸形率低,推测其更耐受高温环境。本研究结果预示应用潮间带有孔虫群落重建古环境时,有孔虫丰度、种类组成、壳体形态都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因素,需综合考虑长时间尺度下属种组成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