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像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47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 版 物:《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0年第38卷第6期
页 面:74-78,I0018,I0019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0) 辽宁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18416016)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zyzx1515)
摘 要:目的应用iTRAQ技术研究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巴马猪小肠蛋白质组学变化,在蛋白质水平上探讨脾虚痰浊AS猪小肠功能改变机制。方法10只健康半岁雄性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脾虚痰浊AS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基础饲料喂饲。脾虚痰浊AS模型组采用中医经典复合因素造模法,即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造脾虚模型,配合现代医学冠脉内皮损伤手术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离提取小肠总蛋白,以iTRAQ试剂标记后进行质谱检测并以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与小肠消化吸收、细胞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等有关系的代表通路。结果iTRAQ技术分析发现:蛋白定量结果脾虚痰浊A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得到99个上调蛋白和47个下调蛋白,共计146个差异蛋白,具代表性蛋白8个,主要有胰脂肪酶相关蛋白2前体;MHCⅠ类抗原1-3前体;1-酰基-sn-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前体;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1;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纤维蛋白原链前体等。这些蛋白存在于3条代表性通路中,分别为甘油脂类代谢通路、胆汁酸分泌通路、细胞黏附分子通路等,这些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可能与脂类代谢、胆汁分泌、细胞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结论脾虚痰浊AS巴马猪小肠蛋白质组学改变可能与甘油脂类代谢、胆汁酸分泌、细胞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脾虚高脂状态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异常,细胞炎症反应可能与AS形成密切相关。